今天中午在吃飯的時候
偷聽隔壁兩個女生聊天
(不良嗜好唉...)
大意是女生A覺得有個男生很奇怪
也不會主動聯絡他
但是他打去找他或約他 相處的感覺卻又很棒
可是聽到他在別人背後又好像不是這樣
出來的時候又對她很好
他實在搞不清楚這個人到底是怎樣
難道一定要女生一直主動嗎
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然後另外一個女生B就跟他說可能就是當好朋友吧
所以也沒甚麼特別的
女生A就覺得都這麼明顯了,最好是看不出來
他每天幫他巴拉巴拉
然後怎樣怎樣怎樣(以下略)
他真的很煩耶!!!
然後接著抱怨(以下略)
大概聽一聽我就吃完閃人了
我也不知道結局是什麼
但我想這個女生應該是對這個男生很愛XD
只是讓我想到幾件事情
我以前一直覺得應該要當個體貼的男人
因為所有的女生都告訴你要當個溫柔體貼的男人
但隨著年紀增長
我發現事情其實沒有憨人想得這麼簡單...
大家都常聽到男人不壞 女人不愛
其實女人不壞 男人也不愛
我把壞稱為不乖
或說是不可預測/掌握
其實人滿有趣的
我們都希望能去掌握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太好掌握
又會讓我們感到"無趣"
我想愛情這件事情
很多的愛都出自我們腦中對於對方的感受
所以如何讓對方認定是愛
比我們給對方愛來的有效
為什麼講到這個?
上次在<你會愛上你家傭人嗎> 講到了對對方好的這件事情
而呼應這件事情的就是
當你對我壞 一定是我做得不夠好
所以我要做得更好 來讓你對我好
我認為 這是一個可怕的思考誤區
我在社工系二年級聽到交換理論的時候
心理震撼了好幾下
接著我就一直是這個理論的奉行者
今天當你什麼也不做
也會有人對你好的時候
這個人就算以後不對你好了
你只會覺得媽的 我不稀罕啦
這是交換理論內的"飽和"
但是今天你對他好了一點
他才還了你一點
你就會繼續對他好 期待他能夠更加的對你好
這是交換理論內的"成功"
這邊舉個例子
就像如果你今天玩遊戲
馬上就升到最高等 學到所有技能
你就覺得這是個爛遊戲 好無聊
但如果你很努力之後才升等
解了一堆任務裁學到技能
你就覺得這個遊戲很有趣
我自己的想法是
人對於太容易得到的東西 是完全沒感覺的
對我來說 當我花了一大堆時間金錢
就算得到的再怎麼不好
我都必須得說服自己 我一定真的很想要他
所以我才願意做這麼多
而這樣的循環下 你就會越來越愛這件事情
當然 如果這件事情是後果可預期的
或是沒有生命的
例如遊戲,你的興趣,甚至是你的工作
但是當面對人的時候 這事情就不是這麼簡單
對於人來說
一邊什麼都沒做就得到
跟一邊什麼都做了卻什麼得到很少
得到的一方認為理所當然
而做到死的一方認為這就是愛
而當這個不平衡達到一個極限
你就會看到一個人大罵
說我為他做了這麼多事情
但是他卻這樣對我
而另一個人只會淡淡的說
這是他自己要做的 我又沒逼他...
因為你在一開始就讓他"飽和"了
而不是讓他有或得"成功"的感覺
接著,就要提到行為改變技術理的"正增強效應"
你看過海豚表演嗎?
今天我們在訓練海豚的時候
就是不給他吃
直到他做了一個動作符合我們的期待
那麼 他就會有魚吃
海豚就知道 我只要做這個 就會有魚吃
接著 他就會努力的滿足訓練者的要求
才會有魚吃
(舉例而已,拜託喜愛動物的不要追殺我了...)
我覺得這沒有誰對誰錯 只是制約問題
為什麼在愛情中殘忍的一方總是或得"勝利"
因為他知道只有當對方給我我要的東西後
我才會施捨那一點點愛情的感覺給他
而透過這樣 對方會更賣力的演出
我也會論功行賞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都被說吃得開
很簡單 他們知道怎麼樣回應對方給的指令
不是要去達成指令才吃魚
而反而是和訓練師鬧彆扭
看看訓練師要不要安慰他 先給他魚
進而推往下一步
訓練師和海豚的立場交換
不管你是訓練師還是海豚都是好事
最怕的就是還沒開始表演
你就把整桶魚到給他吃
那麼海豚不理你
剛好而已
之後海豚不小心跳起來翻了一下
你還會感動落淚勒...
看的出來這兩者的差異性嗎?
最後複習一下
錯誤示範
1.(工具人/奴婢循環)
給魚→正確指令→錯誤回應→再給魚→正確指令→錯誤回應→氣餒→
正確回應→開心→回到給魚
2.(我對她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循環)
給魚→正確指令→錯誤回應→再給魚→正確指令→錯誤回應→氣餒→
錯誤回應→灰心→放棄
正常流程
正確指令→錯誤回應忽略,正確回應才給魚→回到正確指令
這時候的問題是
什麼是正確 什麼是錯誤
正確回應的的判斷是
他給了你"類情人"的回應
(這個很難判斷,非常非常,真的是靠第六感以及無數血淚)
錯誤回應的判斷是
1.他是給你朋友的回應
2.他是給你不耐煩的回應
3.他沒有回應
不過
當愛情發生的時候
我想所有人都忙著付出
早就沒時間去思考什麼正確錯誤了
因此造就了每一次的好人卡和朋友卡...
但是很多人會放電收電
導致回應在真真假假中游移
你就漸漸被迷惑了...
下次在說 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