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都在使用技巧,而更重要的是技巧只是輔助


為什麼我們常覺得有人說話有力,有人說話從容,有人說話嘮叨

是因為講話習慣中,我們使用的技巧不同,而以下是學到的技巧。

1.停頓

說話的自然停頓,就像是留個空間。

這個空間可能是交流,是理解,是思考。就像音樂一樣,適當的空白可以製造一個節奏。

2.重音

讓對方感受重量,不同的重量,能讓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專注在要表達的點上。

3.高音

製造立體感,讓對方感受到不同高度寬度,能夠製造質感。

4.延長音

有一點抖動,能夠勾引對方情緒,營造出氣氛,製造歡樂。

5.噴口

用氣帶動力量,讓對方感受說話的力量。

至於技巧怎麼使用畢竟牽涉到課程就不方便公開,私下有遇到再討論也好。重要是對於課程的感受。

 我曾經一直在想,為什麼要先學心法(概念),再學武功(技巧)。本來以為先學武功,會變成大海撈針。先學心法告訴你打的目標,武功學到後就用力打下去。少了很多歪路,就能領悟更深。

但其實是因為技巧沒有溫度,一個純用技巧講話的人不就是個奇怪的人嗎?我們一定也能從他的感覺中聽出刻意和包裝,在潛意識上就會想保持距離,反而弄巧成拙。

老師上課時說:『上課用力練,回家忘了他。』,就是當我們觀念通了,技巧只要放在潛意識就可以了。因為太多的技巧雖然會讓我們更加專業,但反而把人跟人的距離推的更遠。

『說話需要溫度,技巧只是輔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忘形 的頭像
    忘形

    忘形沒有得意

    忘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